小米 2020第三季業績分析

十二月 28, 2020 投資學人 0

原文貼在11月24日貼於Facebook,現在終於有時間再整理小米第三季業績報告。我當時的評語是業績相當不錯,各方面都好過市場預期,認為各方面都遠好過中期業績,股價卻與中期業時相去不遠,故值得增持。


藥明生物 公司背景

十二月 27, 2020 投資學人 0

藥明生物專注的是生物藥,有人說藥明在這個領域中就如同台積電一樣。這裡做一個比喻,輝瑞及GSK等大藥廠就如同蘋果和小米等,藥明為這些藥廠提供廠房、人手、資源以及平台,與台積電只提供芯片不同,藥明基本上包辦了整個制藥過程,而且不單單是生產,就連研發過程亦參與。


讀者提問 — 康方生物

十一月 8, 2020 投資學人 0

康方生物市值約200億港元,現時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4月上市,業務主要聚焦於癌症免疫療法的Checkpoint inhibitor,以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為主軸,單是看到這些名詞,對於沒有醫學背景的投資者已有點不易理解。故在進行分析前,可以先看下面YOUTUBE連結了解免疫療法Monoclonal antibody的機制。


比亞迪電子 2020中期業績分析

十月 31, 2020 投資學人 0

由於有不少讀者都對比亞迪電子0285.HK這隻股票有興趣,今日整理了一下比亞迪電子的中期業績分析。 背景資料 截至2020年10月30日,比亞迪電子現時市值750億港元(下同)左右,而比亞迪1211.HK則持有約65%比亞迪電子股權,比亞迪市值約4200億,65%比亞迪電子股權約佔比亞迪市值12%。 比亞迪電子業務眾多,圍繞著「結構件+ EMS(整機組裝業務)」,業務則主要分為手機部件、模組和其他


小米 2020中期業績分析

十月 1, 2020 投資學人 0

小米在月前公佈了2020年的中期業績,當時筆者在Facebook簡單分析了其業績,因為ATM業績皆大幅好過預期,故認為小米業績優於預期已是意料之內,甚至在點地方略嫌不足,但想不到小米其後仍由不足20元升至接近27元,到近期才回落至約20元附近,我們今天再詳細看看小米的業績以及其投資前景。


No Image

恒生指數

九月 14, 2020 投資學人 0

我們看看摘自恒指公司的資料,恒指的目標是構建一條最能代表香港市場的指數,包括市值最⼤及成交最活躍,並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囊括H股及紅籌股。恒指的問題在於只有約50隻成份股,同時成份股比重超過一半則重於金融及地產的傳統板塊。


小米集團 雷軍

八月 27, 2020 投資學人 0

小米,給人的感覺是lower tier的產品,甚至好多指其產品抄襲蘋果,甚至連雷軍做的產品發佈會亦是以Steve Jobs的蘋果發佈會為藍本,但小米卻憑lower tier的產品打入了恒指成份股,當中真的是純粹的抄襲?


阿里巴巴中期業績

八月 25, 2020 投資學人 0

阿里巴巴中期業績好過市場預期,但卻同業績同樣好過市場預期的騰訊走勢非常相似,股價反而偏弱。不過隨著螞蟻集團上市日子越來越近,股價再創新高,究竟應該怎看阿里的業績?


阿里巴巴 馬雲

八月 23, 2020 投資學人 0

有時公司背後的故事或多或少會反應出企業的文化以及領導層的精神,筆者認為領導層的質素是一間公司價值的靈魂,所以評估一間公司的價值時亦會看看其背景故事。


騰訊 2020年中期業績分析

八月 16, 2020 投資學人 0

騰訊剛公佈了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盈利優於市場預期,但騰訊股價最近反而調整了,星期五收市報506.5,較高位調整了約10%,最近又受特朗普威脅封鎖wechat,騰訊仍值得買入並持有嗎?


No Image

微訊之父張小龍

八月 12, 2020 投資學人 0

張小龍的下屬給了他兩個方案,分別是下圖月球下的戀人以及上圖遙望地球孤獨的小男孩。張小龍覺得因為孤獨,所以才需要交流,他選擇了後者,便成就了這張經典圖片。


No Image

壹傳媒大升之迷

八月 10, 2020 投資學人 0

今日壹傳媒 0282.HK 創辦人黎智英被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拘捕,股價上午跌約15%,但下午開市後出現逆天反彈,最多曾升至近5倍,收市仍升超過180%,究竟甚麼原因令蘋果日報母公司可以升幾倍?筆者為大家嘗諗試拆解箇中可能性。


No Image

港鐵2020年中期業績

八月 8, 2020 投資學人 0

港鐵2020年上半年虧損3.3億,若撇除非經常性的物業發展利潤52億及一次性投資物業重估虧損約59.6億,經常性業務利潤錄4.33億盈利,較去年26.6億大幅倒退超過80%。港鐵仍有投資價值嗎?


No Image

舜宇光學公司背景

八月 5, 2020 投資學人 0

根據科技分析公司Techinsights 研究,iPhone 11 Pro MAX最貴的零件是其三鏡頭系統,成本為73.5美元,超過手機螢幕(成本66.5美元)及台積電的A13 仿生處理器(成本64美元)。 手機鏡頭是iphone最貴的零件,蘋果主要的手機鏡頭供應商是台灣的大立光電,而大立光過去亦是全球最大的手機鏡頭公司。手機鏡頭技術不像芯片般高,故大立光沒有像台積電那樣誇張地壟斷了市場,舜宇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