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選擇風險

九月 27, 2020 投資學人 0

為什麼要選擇風險?我們訂下目標以及了解風險與回報的關係後,接下來的重點便是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作投資,但任何投資都有風險,甚麼投資才適合自己呢?或許好多人都不太清楚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其實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由4個方面入手。


市盈率

九月 20, 2020 投資學人 0

市盈率是一個最常見的估值指標,很多人都知道所謂的市盈率是股價除以每股盈利,即PE Ratio,而且坊間成日都會話PE越低的股票估值越便宜,越值得買入。但為什麼內銀市盈率這麼低,股價一直沉淪,反而騰訊阿里等市盈率很高,卻節節上升?今日我們拆解一下。


再投資比率

九月 18, 2020 投資學人 0

不少港人都喜歡派高息的股份,但其實派高息的股票往往回報未如理想,正如匯豐以及內銀等有5至6厘息,但增長股如騰訊及阿里只派好少息甚至不派息,但股價表現反而遠較高息股好。箇中原因其實可以解釋,而投資股票亦應切忌高息陷阱。


標普500指數

九月 16, 2020 投資學人 0

筆者認為標普500的ETF如VOO等可能是最適合投資初學者的投資工具,歷史回報不俗的同時亦足夠地分散,而且龍頭公司亦有足夠的壟斷性,故不太懂得選股的投資者可考慮月供標普500的ETF作增值用途。


No Image

恒生指數

九月 14, 2020 投資學人 0

我們看看摘自恒指公司的資料,恒指的目標是構建一條最能代表香港市場的指數,包括市值最⼤及成交最活躍,並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囊括H股及紅籌股。恒指的問題在於只有約50隻成份股,同時成份股比重超過一半則重於金融及地產的傳統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