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剛公佈了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盈利好過市場預期,但騰訊股價最近反而調整了,星期五收市報506.5,較高位調整了約10%,最近又受特朗普威脅封鎖wechat,騰訊仍值得買入並持有嗎?
業績表現
先看下圖摘要,以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盈利按年增長28%,按季升了11%,要留意內地疫情最嚴重的是第一季,而騰訊是疫情受惠股,故第一季基數甚高,今季盈利仍有11%增長速度其實非常快。
騰訊4大業務包括社交網絡、遊戲、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同比都有13%至超過40%的增長,環比亦全數正增長。筆者前天分析了騰訊的遊戲業務,今日會分析其餘業務。我們由下圖可以看出上季繼遊戲後第二大的業務是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按季增張更是所有業務中最快的,達12.8%。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
這裡主要盈利來源便是張小龍所創造的微信WeChat,而當中支付功能佔比最重。業績報告中解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增長主要由於中國內地消費意願復蘇,從而帶動商業支付、社交支付及雲服務的收入增加。
另外雲服務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現時佔比雖然未算大,但相信不久將來這部分會分拆出來獨立計算。
而疫情期間無現金支付的習慣亦一定程度上支持業務的增長,因為人的習慣一旦改變便好可能以後都以支付軟件代替現金。
社交網絡
這裡我們看見傳統電腦上的QQ活躍用戶人數下降,但微信活躍用戶在高基數下仍有增長,更重要的是收費增值服務註冊戶數有高增長。
在疫情期間微信小程序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線上消費多了,通過小程序產生的交易額環比有所回升。
未來還有一個憧憬,便是即將開業的微信小商店,由微信龐大的用戶群帶動,幫助商家非常簡單地開設小程序商店,騰訊則為商戶提供訂單管理、售後服務及直播等多種能力,這能否挑戰現時行業龍頭如阿里等有待觀察。
網絡廣告
內地疫情緩和後,社交及其他廣告業務持續強勁,推動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網絡廣告收入環比增長率有所放緩,同樣是因為高基數效應,第一季遊戲及互聯網服務行業受惠於在家辦公,紛紛大幅增加廣告開支。但是踏入第二季,其廣告開支回落至較為正常的水平。
未來相信在大數據的環境下,網絡廣告會取代其他廣告方式,故騰訊在這方面仍然有增長潛力。
結語
騰訊首季的高基數效應下,仍能有如此快的增長實屬難得,加上第二季業績較市場好,故筆對第二季騰訊業績亦相當滿意。
而特朗普雖說會制裁WeChat,但騰訊超過95%的收入來源來自中國,美國佔比不大,所以制裁對騰訊影響有限。不過要留意,在遊戲業務方面騰訊擁有不少美國公司股權,Tiktok例子說明美國不單在科技上要制衡中國,而且在娛樂文化等層面亦然,故這裡有一點隱憂。
騰訊的另一個亮點便是管理層如馬化騰、劉熾平及張小龍等領導騰訊多年,往績亦有目共睹,因此筆者對騰訊中長線前景相對看好,認為值得在核心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
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投資點評https://www.facebook.com/investm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