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賦效應

投資心理學其中一個必需認識的現像是稟賦效應,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最早提出,簡單來說便是投資時不應繼續與垃圾股談戀愛,但實際上知易行難,不少投資者都不肯忍痛止蝕賣出沒有前景的股票。有甚麼辦法可以克服這心理障礙呢?

而稟賦效應的最佳例子是成日聽見朋友說要分手,但卻好快重修舊好。人總是會繼續愛著傷害自己的人﹗

實驗

在說明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同樣是Daniel Kahneman做的實驗。他找來一班學生隨機分為3組,以一塊朱古力及一隻同等價值的咖啡杯作為禮物。A組自由選擇朱古力或咖啡杯,而B組得到咖啡杯,C組則得到朱古力,然後讓B組及C組學生可自由交易朱古力及咖啡杯。

結果是A組實驗者選擇朱古力或咖啡杯各佔一半左右,而B組及C組的實驗者則只有10%人願意把自己手上的禮物跟其他人交換。

這個結果證明了當實驗者未擁有咖啡杯或朱古力前對兩者的偏好大致一樣,所以A組50%的人會喜歡朱古力及50%的人喜歡咖啡杯。但當真正擁有了後的情況卻大為不同,若以A組的實施結果推論,B組抽到朱古力或C組抽到咖啡杯的實驗者應大約有50%會跟另人進行交換。但最後大部分人都不願意進行交換,願意交換的只佔10%左右。

實驗結果亦說明了人總是會繼續愛著已擁有的東西,這解釋了人即使受到傷害仍希望繼續維持著一段關係的原因,因為人是會給已擁有的東西更高估值。

投資上的應用

所以這亦解釋了為什麼投資者偏好持有虧損了而沒有前景的股票。因為稟賦效應的原因,當人擁有一件物品,會較沒有擁有時給予更高估值。再加上損失規避,這樣會令投資者好容易會持有著一些虧損了的劣質資產。

至於如何才能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筆者的建議是運用逆向思維。舉例說你正持有1000股A公司的股票,你可以思考一下當你完沒有持有這隻股票的情況下,是否仍願意以此時的價格買入A公司的股票。

如果會,則繼續持有,否則,便應該賣出,這樣較容易跳出稟賦效應及損失規避的陷阱,因為實際上賣出股票A及沒有持有股票A而不會買入的效果是一樣的。



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投資點評 https://www.facebook.com/investmanner/